2021-06-27 16:52:27來源:時尚芭莎
在這個人人都可發聲的時代,女演員的點滴都會被放大。她在眾人的議論聲中崩潰過、痛哭過,也因此備受情緒的困擾,她承受過誤解,經歷過痛苦,也一直在和自己的體重作斗爭,從逃避到正視,在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下,她選擇走出來,依舊熱愛生活……
“看清這個世界,然后愛它
取下骨瓣、止住出血、找到異物、取出彈片……操作完一場神經外科手術之后的米佧走下手術臺,將器械放回托盤之中,這是《你是我的城池營壘》中尋常的一幕手術場景,馬思純在劇中飾演醫生米佧。
勢均力敵的愛情故事,真實還原的醫療場景,《你是我的城池營壘》一經播出就引發了觀眾們的討論熱潮,劇中臨危不懼救死扶傷的米佧醫生也因此收獲了無數好評。
“如果沒有事先準備,那些專業的操作與術語是不可能無師自通的。”這期間馬思純與醫生們同進同出,觀察他們手術中的操作,學習通過顯微鏡給病人縫針的細節,在實習的過程里,馬思純還旁觀了一場開顱手術,這些手術的鏡頭在劇中也有出現,真實的場景甚至嚇到了一部分觀眾。回想起那些令人心驚肉跳的畫面,我們不禁好奇地問馬思純:“你會害怕嗎?”她搖了搖頭:“不怕呀,我還覺得挺刺激的。”她甚至主動地與我們分享起了自己膽大的種種“證明”:“我一直很喜歡看那些刑偵、破案類的新聞,還有剖析人性的文章,其實劇本永遠沒有真實的生活精彩。”
有空的時候看看這些故事反倒成為了馬思純一個放松的方式,她總是忍不住思考犯人作案深層次的原因。“比如我發現一些兇手其實長得非常慈眉善目,這時我就會設想:是什么讓他變成了現在的樣子?他到底經歷了什么?他的家庭是怎樣的?這也是我剖析人物、體會生活的途徑之一。羅曼·羅蘭不是說過這樣一句話嘛:看清這個世界,然后愛它。”
為了塑造人物,閑暇時馬思純會去觀察人們真實的狀態。在拍攝影片《斷橋》的時候,她很喜歡去縣城里感受人們的生活細節,閑逛時與當地人聊幾句。為此她甚至還學會了說四川話,觀察每個人臉上的表情成了拍戲閑暇的樂趣。“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非常值得觀察,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成長背景,他們身上的色彩也都是不一樣的,每個人的故事都特別精彩。”
有機會觀察許多不一樣的人,體會不同的人生,這種感覺是吸引她從事演員這個職業的動力。
“我希望能塑造一個真實的人物,真實的人物一定不是完美的,她會有性格上的缺陷,也可能會有一些壞脾氣和壞習慣。我也想嘗試飾演一個壞人,一個真實的壞人。可能我比較貪婪吧,我覺得自己的人生還不夠好玩,所以我想體驗很多很多不同的人生,無論是好是壞,我都想去試試看。”
“友情是一起升級打怪”
現在馬思純逐漸在友情上尋得了最舒適的狀態。最近馬思純與楊紫之間的友誼一度登上熱門話題,對于自己的好朋友,馬思純說:“楊紫是一個很為朋友著想的人,她活得比我更加灑脫,我很羨慕她這樣的狀態。平時她屬于氣氛擔當,總會逗我開心,給我帶來了好多快樂源泉,我每次跟她發信息或者見面的時候都特高興。”
從前的馬思純只喜歡自己獨處,是周圍的朋友讓她逐漸打開心扉,開始享受好友間熱鬧的氛圍。“他們給我帶來了許多積極的能量,讓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。”她形容自己和朋友的相處:“我們之間的關系很像戰友,平時生活在不同的軌跡里面,各走各的路,解決著自己路上的怪獸與難題,但是當各自真的碰到大怪獸的時候,我們都會站出來,幫著對方一起打。”
馬思純與身邊的工作人員也像朋友般相處。“生活已經很辛苦了,我就盡量讓大家都找點樂子吧。”
讓自己快樂是她最近一直在做的事情。
早在馬思純的高中時期,她就出現了失眠的癥狀,之后因為演戲工作需要控制體重,不規律的工作時間和生活習慣讓她的焦慮來得猛烈而又突然。“經歷過這些之后,我心里只有一個想法:好好活著。”
她開始面對自己的情緒和內心,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。在醫生的治療下,她開始服用治療的藥物和調整自己的狀態。但服用藥物的結果是身體不可避免地發胖。外界對于一個女演員胖這個事情,開始了各種各樣的評價和討論,有同情,有質疑,也有惡意抨擊……曾經她能為了出演《左耳》中的黎吧啦7天內減肥10斤,整整一周沒有正常飲食,但現在她無法再用極端的方式進行減重,許多人不能理解她的突然發胖。她不再在乎那些外界的質疑和評價,而是試圖跟自己和解。“到了某一個階段,人會更愛惜自己,只有在活著的前提之下,我們才能去追求自己熱愛的事業,如果連自己的健康都保證不了,其他的東西不都是虛的嗎?”
“誤解本是人生常態,學會接受自己”
最近,在眾人眼中一向是“乖乖女”的馬思純,做了一件勇敢又有些“叛逆”的事,她不顧身邊眾人的反對,毅然接下了綜藝《吐槽大會》的邀約,這是她難得主動想要站在臺上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刻。在節目中她分享了自己過往的經歷,也回應了旁人一直以來對她的質疑。“現在的我不想再去逃避自己的問題了,包括大家對我的看法、某些新的選擇或者我經歷的事情,感謝節目組能給我這樣一個機會去回應這些質疑,一直躲著也并非好的選擇。”
在馬思純直面這些爭議之后,她驚訝地發現過往糾結的事情反倒迎刃而解。“現在我發現其實那些質疑都不算什么,當你一直逃避的時候,抗擊你的力量會越來越大,而當我選擇直面它之后,那些東西反而削弱了。”從前她總是介意各種外界的評判與聲音,“總覺得‘他們怎么能這樣說我’,沒有人能做到完全不在意他人的評價吧”。但現在她開始嘗試疏導自己:“后來我發現這其實是一種社會現象,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情感宣泄的出口。至少我現在看到任何評價都不會跟自己賭氣了,這也算是我的進步吧,成長也需要一個過程。”
誤解本是人生常態,理解才是稀缺的例外。馬思純開始明白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,所以也不再執著于讓所有人都理解自己。“別人能否理解我并不是我能左右的事情,最重要的是自己理解自己,這才是我需要改變的事情。在每個階段都直視自己,就已經足夠真實了。”
曾經,馬思純遺憾自己沒有經歷過“青春叛逆期”,也曾想象做一個旁人眼中的“壞女孩”,盡情放肆,快意人生。但現在她發現那并非自己心中真正想要的東西。“我已經成為自己現在的樣子了,如果現在要我再去做一個壞女孩,我其實會很不適應,這有悖于我原本的性格,我并不會覺得這是一件很‘爽’的事情。”
改變,不是要徹底改變自己,而是學會疏解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、不全面、不豐富。快樂并非絕對,并不是一定要做一個壞女孩,一定要撒野,一定要放棄一些機會才能感到快樂。她說,快樂的方式有很多種,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方式,這才是更高級的快樂。
“我的人生正處在一個非常舒服的狀態里”
前方的路充滿未知,馬思純始終相信自己正在往更好的方向前行。
未來還有更大的希望在等著她,她非常期待。
Q:最喜歡并且想推薦給所有人的火鍋鍋底和食材是什么?
A:現在我就不向大家安利火鍋了,想給大家推薦一些健康的食物。我們偶爾可以放縱一下,吃一頓火鍋,但日常生活中還是要多吃一些少鹽少油的東西,它也是可以做得好吃又對身體好的。如果你想要活得更健康,享受人生的時間更長,就不要讓自己的身體負擔那么重,還是要以健康為本。
Q:如果給自己頒發一個獎,你希望得到什么獎?
A:最快樂自信獎。
Q:如果有機會穿越到你出演過的影視作品中的世界,你會選擇去哪里?
A:這個問題挺好玩的。我選擇去《左耳》吧,因為黎吧啦的人生與我的人生是完全不一樣的,我想去體驗一下不同的感覺、不同的人生。
Q:如果世界上存在另一個自己,你希望她過著怎樣的生活?
A:我希望她是一個旅行家,可以環游世界,自在瀟灑,不去在意任何人。因為我很難不幫助別人,所以我希望那個人特自我。
責任編輯: